您的位置::润成五金网 >> 音箱线

高复先智慧应用系统的细化顶层设计10加热板

时间:2022年07月20日

高复先:智慧应用系统的细化顶层设计 (1)

高复先:智慧应用系统的细化顶层设计 (1) 2012年06月26日 来源:

作者简介:高复先教授,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信息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1年中国信息协会评选的“中国信息化十大学术推进人物”。

引 言

在我国目前兴起的智慧城市建设热潮中,很多城市都注意到了要搞好顶层设计的问题,有的城市投入重金招标开发商来完成顶层设计任务。但实际上,一些顶层设计的成果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不能指导、控制和协调智慧城市建设各项工程的成功实施。针对顶层设计的不能“落地”的问题,有的智慧城市建设领导,提出了不断完善顶层设计、继续深化细化顶层设计的要求。

2010年7月,在第四届电子政务高峰论坛上,工信部副部长杨学山作电子政务和智慧城市建设顶层设计主题演讲时指出:顶层设计有三个基本的要素,第一个要素就是制定方法论;第二个在概念层级上是顶层,而不是底层和中间层;第三是设计。设计最起码有两个基本的含义,第一个含义是清晰的,因为设计如果不清晰就说不上是设计;第二是可以实施的。

智慧应用系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现代信息技术在城市运行、市民生活、企业运营和政府服务等领域综合应用的、高级发展阶段的信息系统。从目前国内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进展情况看,不能“落地”的问题主要出在智慧应用系统的规划设计上,因为长期的应用开发所堆积的程序和数据“碎片”、形成的“信息孤岛”和“信息烟囱”,极大地影响了智慧应用目标的实现,不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智慧应用系统的成功建设是没有指望的。我们的研究认为,对智慧应用系统来说,最需要细化顶层设计,而这种细化顶层设计就是系统工程方法论所讲的总体设计。

系统工程方法论——总体设计

在钱学森等著《论系统工程》的《组织管理的技术——系统工程》篇中,关于研制复杂系统的总体设计的目的意义和原则方法,系统工程大师以复杂的机器设备制造为例,论述道:在制造一部复杂的机器设备时,如果它的一个一个局部构件彼此不协调,相互连不起来,那么,即使这些构件的设计和制造从局部看是很先进的,但这部机器的总体性能还是不合格的。因此必须有个“总设计师”来“抓总”,协调设计工作。

我们把极其复杂的研制对象称为“系统”,即由相互作用和互相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系统”本身又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研制这样一种复杂工程系统所面临的基本问题是:怎样把比较笼统的初始研制要求逐步地变为成千上万个研制任务参加者的具体工作,以及怎样把这些工作最终综合成一个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研制周期短、能协调动转的实际系统,并使这个系统成为它所从属的更大系统的有效组成部分。这样复杂的总体协调任务不可能靠一个人来完成;因为他不可能精通整个系统所涉及的全部专业知识。他也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数量惊人的技术协调工作。这就要求以一种组织、一个集体来代替先前的单个指挥者,对这种大规模社会劳动进行协调指挥。在我国国防尖端技术科研部门建立的这种组织就是“总体设计部”。

总体设计部由熟悉系统各方面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组成,并由知识面比较宽广的专家负责领导。总体设计部设计的是系统的“总体”,是系统的“总体方案”,是实现整个系统的“技术途径”。总体设计部一般不承担具体部件的设计,却是整个系统研制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技术抓总单位。

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一般都要在建设泛在、融合、智能、可信的信息基础设施的同时,建设一批智能应用系统,如智慧市政系统、智慧交通系统、智慧医疗系统、智慧社会保障系统、智慧物流系统、智慧商贸系统、智慧公共服务系统和智慧社区系统,等等。智慧应用系统的大部分,是在已有应用系统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最新的信息技术(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等)进行优化和扩充,是在继续巩固和提升数字化应用系统的基础上进行建设的。智慧应用系统的建设,都是大型复杂的社会-技术系统工程,都有“怎样把比较笼统的初始研制要求逐步地变为成千上万个研制任务参加者的具体工作,以及怎样把这些工作最终综合成一个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研制周期短、能协调动转的实际系统,并使这个系统成为它所从属的更大系统的有效组成部分”的问题,因此,都应该按照系统工程方法论,做好总体设计-。

信息工程方法论——基本原理与三项理论成果

由詹姆斯·马丁(James Martin)创立、我们于1987年开始引进并经过十多年创新发展的信息工程方法论(IEM,Information Engineering Methodology),对智慧应用系统的总体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信息工程方法论的基本原理是:任何信息系统都是以数据为中心的,而不是以处理为中心。如图1,左边是各种数据的采集和维护,经过数据系统软件对数据加工处理,再服务于各种应用。

“以数据为中心”原理在当今的泛在计算时代,不仅仍然是有效的,而且是更为重要的。物联网研究专家王建平在《八论物联网》中阐述的物联网“感知层-传输层-处理层”三层架构,正是这一原理的发展——数据在源头用现代感知器件和感应器组成的网络进行采集和维护;数据经过接入网和传输网进行传输;数据经由业务支撑平台、信息处理平台和信息安全平台,进行存储、计算、分析、挖掘,支持业务协同并向企事业单位和大众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简言之,一切都在围绕数据转,数据才是“中心”!智慧应用系统的“中心”是数据!这一原理会指导智慧城市建设者们、特别是智慧应用系统建设者们明确方向,抓住城市信息整合、挖掘和再利用的重点,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放在核心地位,真正落实《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4]34号)文件要求,走出认为有先进的设备、有物联网和云计算就有“智慧”的认识误区,在规划设计工作中避免见“物”不见“数”的倾向。

基于“以数据为中心”的基本原理,信息工程方法论(IEM)的三项理论研究成果,对智慧应用系统总体设计,具有直接的、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是信息资源规划(IRP,Information Resource Planning) 信息资源规划是指,在一定业务范围内信息资源的采集、传输、处理和利用的全面规划,是侧重数据流分析、为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的总体规划。

为什么早上会晨勃

腿疼是怎么回事

京医通微信公众号

痔疮痛

宁波人流网

友情链接